在临安区锦城街道苕溪社区,由五幢居民楼构成的恒晟逸家小区,其中四幢楼是有电梯的高层住宅,唯独3号楼没有电梯,上下楼不便利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,居民对电梯的期盼化作了一场令人惊叹的“百日加速度”——从民意表决到电梯交付,仅仅百日,一部宽敞明亮的电梯便如约“披挂”在3号楼的外墙,成为最动人的“民生新装”,托举起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。
临安区恒晟逸家小区3幢加梯项目
七旬老人与幼童:
一部电梯的期盼重量
3号楼三楼居民孙女士家,是这栋楼里步履沉重的缩影。家中年迈的父母,膝盖关节磨损,上下楼梯举步维艰,家里还有五岁和八岁的两个孩子,正是蹦蹦跳跳探索世界的年纪,却常常被数不清的台阶绊住脚、困住童真。
当孙女士在楼道群里吐露爬楼的艰难时,加梯的期盼瞬间点燃了整栋楼的共鸣。小区业委会童主任的心也被深深牵动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为此,街道、社区积极推进3号楼的加梯工作,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摸底、串联、奔走的征途。如今电梯加装成功,当孙女士轻松推着童车和孩子步出崭新的电梯轿厢,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开心,正是对所有辛劳的“加梯人”最动人的回报。
展开剩余72%一楼的心声:
新景映照邻里温情
加梯的顺利推进,离不开低层居民的理解与支持。家住一楼的章阿姨便是如此,由于邻里情谊深厚,非常支持加梯工作。“我知道楼上有很多家都有老人孩子爬楼不易,我心里也跟着着急。”章阿姨的话语朴实真诚,“谁家没个难处?我家也有病人需要照顾,将心比心嘛!”于是,她毫不犹豫地在加梯同意书上签下了名字。
考虑到低层住户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,街道社区在推进加梯的同时,特意将一楼公共门厅同步纳入了提升改造计划。当焕然一新的门厅落成,章阿姨的欣喜溢于言表:“改造得非常贴心!崭新的门厅雨棚和优化后的结构,风雨无忧,屋里也敞亮多了!”章阿姨满意的笑容也展现出了“和谐加梯”背后那份珍贵的邻里守望。
一楼居民章阿姨对焕然一新的电梯门厅非常满意
同频共振:
社区“主心骨”激活加梯引擎
加装电梯,牵一发而动全身,政策如何落地?民意如何凝聚?资金如何分摊?一道道沟壑横亘在通往“电梯梦”的路上。在加梯推进之初,小区业委会童主任积极联系了锦城街道苕溪社区,社区詹书记听完他的诉求,在最短时间组织政策宣讲会,将补助标准、运维方案“掰开揉碎”给居民讲清楚。同时,搭建沟通平台,引导邻里间推心置腹化解疑虑,还协调相关部门,为审批、施工打通绿色通道……
詹书记说:“童主任有热情、有担当,我们街道社区就要把这股力量保护好、引导好,当好大家的‘后援团’。”社区的深度参与,让居民自治的“独角戏”变成了多方协力的“大合唱”。
业委会童主任(左)与苕溪社区詹书记(右)在加梯现场
“三驾马车”:
驱动民意与效能的双赢
说起百天加梯的秘诀,詹书记介绍说起了锦城街道的“三驾马车”工作法。
具体来说,“第一驾马车”就是成立加梯专班。街道牵头成立加梯专班,定期研判调度,以“倒排计划、挂图作战”的魄力推动加梯进程,着眼“扩面增量”,为民生福祉持续蓄力。
“第二驾马车”是加大宣传发动。微信公众号、小区公告栏、电梯公司现场答疑会、老旧小区“送策上门”活动多管齐下,将居民关切的资金、模式、维保等核心问题摊在阳光下,疑虑在透明沟通中悄然消融。
“第三驾马车”则是组建“帮帮团”。詹书记特别强调道:“楼上楼下是邻里情,强硬态度和道德绑架只会适得其反。”为此,街道牵头创新构建“1+3+X”党建引领帮帮团,帮帮团成员穿梭楼道,以邻里温情和专业方案“敲”开一户户居民的心扉,而复杂矛盾则由街道兜底化解。正是这套刚柔并济的“组合拳”,为恒晟逸家小区3幢加梯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最广泛的民意基石。
【加梯工作的启示】
一部电梯,百天圆梦。当恒晟逸家小区3幢的居民按下加梯按钮,轿厢载着孩童的欢笑、老人的安稳、归家者卸下的疲惫平稳上升,它稳稳托起的是居民日常的脚步,更是隐藏在基层治理里的民心密码。
基层干部同心同向助力加梯、低层居民将心比心支持加梯,无不体现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邻里守望的真情。一楼公共门厅的同步改造、“三驾马车”工作法的落实落细,是基层治理者用脚步丈量民情、以真情破解民生实事难题的生动见证。
资料:安全中心
编辑:荪懋
发布于:北京市实盘配资平台有哪些,在线配资平台注册,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